域名系统DNS
DNS采用客户/服务器模型,运行UDP,默认端口53号
分为层次域名空间,域名服务器,解析器
层次域名空间
因特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,顶级域名,二级域名,三级域名
顶级域名分为国家顶级域名、通用顶级域名、基础结构域名
域名服务器
联机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,采用客户/服务器模型
DNS采用大量的域名服务器,以层次方式组织
根域名服务器、顶级域名服务器、授权域名服务器、本地域名服务器
域名解析
把域名映射成IP地址或把UP地址映射成域名
递归查询:主机递归询问本地域名服务器,本地域名服务器到跟域名服务器,跟域名服务器到顶级域名服务器,顶级域名服务器再到权限域名服务器,得到域名后再反向传输回来
迭代与递归结合:主机递归询问本地域名服务器,本地域名服务器依次迭代询问根域名服务器、顶级域名服务器、权限域名服务器…
当然,本地域名服务器会有一个高速缓存,用来保存最近常用的域名到IP的转换
FTP
交互式的访问,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,适合于异构网络的任何主机传送文件
客户/服务器方式,TCP
功能:
- 提供不同种类主机系统之间的文件传输能力
- 以用户权限管理的方式提供用户对远程FTP服务器上的文件管理能力
- 以匿名FTP的方式提供公用文件共享的能力
两个TCP连接
-
控制连接
服务器监听端口21,等待客户连接,7位ASCII的格式
带外传送
在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状态,可以用于中止传输等
-
数据连接
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FTP客户发出的文件传输请求后,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与数据连接
-
主动模式
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的21端口,客户端随机开放一个端口,告诉服务器,与服务器20端口建立
-
被动模式
客户端发送PASV命令给服务器,服务器随机开放一个端口,告诉客户端,客户端再连接到服务器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
-
电子邮件系统
异步通信
用户代理+邮件服务器+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
客户/服务器方式
SMTP邮件发送协议
POP3邮件读取协议
用户代理到邮件服务器,发送方邮件服务器到接收方邮件服务器都用的是SMTP协议
用户代理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取邮件使用的是POP3
SMTP只能传送一定长度的ASCII代码,所以使用MIME进行格式转换
SMTP
TCP连接,端口25,C/S
连接建立,邮件传送,连接释放
POP3
TCP,端口号110,C/S
IMAP也是从文件服务器接收邮件的协议,它支持接收邮件的部分内容
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
比如Hotmail,Gmail等,浏览器与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邮件发送或接收使用的是HTTP协议,仅在邮件服务器与邮件服务器之间使用SMTP协议
万维网
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,<协议>://<主机>:<端口>/<路径>,主机是域名或IP地址,端口和路径有时可以省略
三个标准:统一资源定位符URL,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,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
客户/服务器方式,浏览器是用户主机上的万维网客户程序,万维网文档驻留的主机是服务器,工作流程:
- Web用户使用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,并发送浏览请求
- Web服务器把URL转换成文件路径,并返回信息给Web服务器
- 通信完成,关闭连接
HTTP
HTTP是应用层协议,TCP连接,默认80端口,操作过程:
- 浏览器钥访问万维网服务器时,首先要完成对www服务器的域名解析,一旦获得了IP地址,就建立TCP连接
- 万维网服务器一直监听自己的80号端口,以便于与浏览器建立TCP连接
-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某个web页面的http请求报文
- 服务器发送http响应报文
- 浏览器再进行解析,讲web页面展示给用户,释放TCP
特点:
- TCP连接
- HTTP本身是无连接的,无状态的
Cookie,用于服务器识别用户身份的,
非持久连接:每个网页元素对象(如JPEG图形,flash等)传输都需要单独建立一个tcp连接,请求一个万维网文档的时间是2RTT+文档传输时间
持久连接:万维网服务器发送响应后仍然保持这条连接,同一个客户可以继续传送其他东西
动态文档:服务器运行代码,将得到的文档发给浏览器
活动文档:服务器把代码发给浏览器,浏览器自己运行代码产生文档
DHCP
应用层协议,C/S方式,广播方式进行交互,基于UDP
即插即用
目前通称的 “无线局域网 (WLAN)”遵循的是IEEE 802.11